匠心江苏 > 正文
聚焦“传承、创新、赋能”——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非遗专委会第二次工作会议在常州隆重召开
  

金风玉露喜相逢,龙城丹桂香满庭。在承载着收获与希望的初秋时节,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非遗专委会第二次工作会议在人杰地灵的常州市隆重召开。特邀嘉宾、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朱斌,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长于广云、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宋建根、监事会主席何祖伟,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副会长、非遗专委会主任萧剑波,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赵文胜,非遗专委会顾问王健、胡平,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赵罡,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阚凤祥、张清雷,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杨兆群、范伟群,以及来自全省工美行业的30多名非遗专委会委员出席会议,共谋江苏工美非遗传承、创新的事业发展大计。

于广云会长向萧剑波主任委员颁发聘书

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宋建根主持会议。他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的传统技艺,几乎涵盖了江苏工艺美术全行业,因此,非遗专委会在我们协会的各个专委会中使命特别重要,这次会议也是我省工艺美术行业的一件盛事,衷心感谢全体委员不辞辛劳从全省各地赶来参加会议。会议首先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了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关于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委会领导班子:萧剑波担任专委会主任委员,张清雷、赵罡、邹英姿、俞挺、张来喜、阚凤祥、葛洪、范伟群、吴奇敏、杨兆群、葛志文、沙安强、顾铭、陈银付、陈伯余、陈旭辉等16人担任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聘任张清雷为专委会秘书长,赵文胜、钱建良、史志晔、邢粮、萧晨凯、姜炤、张军、付健、吴灵姝等9人为专委会副秘书长;聘请王健、胡平担任专委会顾问。第二届非遗专委会由47人组成。

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宋建根主持会议

会上,专委会主任委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萧剑波作工作报告。他回顾了过去五年,专委会面临市场环境变化、非遗传承承压挑战,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破局发展,人才梯队持续壮大,行业标杆不断涌现,传承根基不断夯实,在传承实践中收获了丰硕成果;同时指出“专项交流活动举办不足”“为会员服务的精准度与覆盖面有待提升”等工作短板。他表示,面向未来,专委会将继续在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的领导下,明确非遗类工艺美术在传统文化领域的核心地位,聚焦“传承、创新、赋能”三大关键词,积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推动技艺深度融合”“深化行业调研赋能,助力品牌建设升级”“聚焦行业发展痛点,破解发展瓶颈难题”“强化青年培育服务,筑牢传承人才根基”,进一步激发委员潜能,引领行业会员共同发力,让江苏工美的传统技艺薪火永续,让非遗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萧剑波主任委员作专委会工作报告

专委会顾问和业内专家在会上分别从各自的角度,对工美非遗传承、创新工作发表了真知灼见。王健盛赞了江苏工美非遗专委会在传统与现代、委员与行业之间发挥的极好纽带作用,同时希望专委会要进一步以当代人们的需求为导向,在路径融合、理念创新和创造表达等方面起到标杆作用,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做好传统非遗工艺的振兴。胡平指出,江苏工美在非遗保护这方面做得很棒。在新时代国家战略需求之下,非遗传承人面临很多机遇,新技术、AI不可能代替思想、情感和手工艺,我们要积极将其与市场、当下生活对接,讲好非遗品牌的江苏故事、中国故事。赵罡从理论层面剖析了人工智能大爆发的时代担忧和挑战:数字化是一个双刃剑,在这个过程中,非遗技艺发展既要思考如何保持传统的内核,又要防范传承动力减退风险、数据安全和能力缺陷风险。为此,我们必须构建“非遗+科技+产业”的生态,提供可复制的江苏智慧、江苏方案。

专委会顾问王健在会上讲话

专委会顾问胡平在会上讲话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赵罡讲话

协会监事会主席何祖伟在会上讲话

协会监事会主席何祖伟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协会的各项工作。在协会秘书处以及各专委会的共同努力下,协会分会及专委会换届工作稳步推进,年初协会理事会上制定的年度工作目标也基本完成,特别是在人才培育、平台建和协会等级创建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成效。面对传统工艺美术在AI及盲盒文创产品冲击下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他引用朱炳仁“破局是打破旧框,创局是立起新尺”的跨界理念,呼吁江苏工美行业从业人员跟上时代的发展,克服困难,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促进江苏工美行业的健康发展。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朱斌发表讲话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朱斌应邀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他指出,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在非遗保护工作方面的先进理念、创新思路和宝贵经验,值得大家深入学习、研究和借鉴。工艺美术行业的非遗项目具有产业化潜力,在当前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通过非遗赋能促进工艺美术事业发展大有可为。朱会长强调,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若非遗传承人的生活都难以为继,非遗保护与传承将无从谈起。要搭建更多促进非遗发展的平台,切实保障非遗传承人的权益,让他们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收益、生活中有体面。他建议,行业协会作为官方社会组织,应当成为非遗传承人与政府之间的桥梁,将行业面临的问题和非遗传承人的生存状态,以专家意见的方式向政府进行反映,为行业从业者争取更多发展空间和政策支持,最终实现非遗活态传承与工艺美术事业发展的双赢局面。

于广云会长作会议总结讲话

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长于广云在会议最后作总结讲话。他高屋建瓴地论述了江苏工美非遗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及地位。在充分肯定上一届专委会工作成绩的同时,对今后工美非遗传承发展和专委会工作提出了五点要求和期望:一是要提高思想站位,切实增强使命担当意识,始终坚持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让非遗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二是要紧跟时代步伐,切实增强创新创造意识,大胆进行思想观念、题材创作、技法表现和场景应用的创新探索,推动传统工美与时尚、科技、文旅等领域的深度对话与融合;三是要着眼事业长远,切实增强人才培养意识,协同各方力量,下大力气构建、完善多层次育才体系和机制,积极破解产业发展面临的人才断层、后继乏才困境;四是要坚持发展融合,切实增强互鉴协同意识,敢于跨界突破,扎实推进国际化进程,优化行业生态、提升协同效能,创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江苏工美非遗繁荣发展新局面。五是要聚焦工作重点,切实增强发展服务意识,当好“桥梁纽带”与“价值传播者”,凝聚行业力量,不断提升组织影响力和公信力。于会长最后指出,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江苏工美非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希望大家不辱使命,锐意进取,共同推动江苏工美非遗技艺在传承中焕发新生机,在创新中实现新跨越!

专委会班子成员和委员接受聘书

责编:苗津伟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