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江苏 > 正文
刘凌峰:石蕴明净呈水色 刀走凌峰塑人心
  

石蕴明净呈水色,刀走凌峰塑人心。在这朴拙自然的水晶与精妙的匠心雕琢之间,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刘凌峰以其高妙的艺术构思,精湛的雕刻技艺,以心为图,以刀为笔,将一尊尊巧夺天工的水晶玉石雕刻艺术精品呈现在世人的眼前。

刘凌峰,1992年出生于著名画家李耕的故里——福建省仙游县,这里也是红木雕刻艺术之乡。于是“听长辈讲雕刻,向长辈学雕刻”就成了他儿时最深的记忆。刘凌峰从孩提时便立下“传承雕刻技艺,成为雕刻大家”的毕生追求。初心使然,立志躬行。当同龄的孩子尚在欢闹玩耍时,刘凌峰便在叔叔刘文欣的悉心指导下,以一石一刀为伴,以学水晶雕刻技艺为起点,开启了雕刻艺术的追求苦旅。

在家乡艺术氛围的影响下,刘凌峰的雕刻技艺于少年时便已有小成。经年的学习与实践过程中,让他渐渐有了属于自己的见解和偏爱。玉石虽温润,但水晶那清澈剔透的品质却让刘凌峰这个少年人仿佛找到了精神与灵魂的契合点。水晶古时又称水精、水玉,意谓水之精灵、似水之玉。刘凌峰深爱水晶,他决心要在水晶雕刻艺术上追寻。

水晶在历代就为人所喜爱,水晶作为雕刻的载体自古就有,装饰品,器皿,首饰等均有图片和文字的记载。决定专攻水晶雕刻领域后,刘凌峰遍访全国各地雕刻名师,不断打磨雕刻技艺。

与其他材质可以大刀阔斧地进行创作不同,水晶雕刻必须要求细致乃至精致,所以刘凌峰的水晶雕刻艺术之路最初也并不是一路平坦的。那段时间,刘凌峰也曾因为作品迟迟达不到心里预期而苦恼。但出于对水晶雕刻艺术的热爱,出于家族代代传承的工匠精神,出于自己初心的召唤,刘凌峰开始沉下心来探求。

一次偶然的际遇,刘凌峰经人推荐承揽雕刻《水晶金刚萨垛》。《水晶金刚萨垛》由四川康藏德格县内协庆寺拥珠扎西仁波切发愿制作的宗教艺术作品。接受这一重托的刘凌峰潜心创作,创作时,他将水晶的自然特性与佛教题材相结合,因其创作的特别意义,所有的构思和创造,都满怀虔诚且小心翼翼,过程中也遇到过很多的难题,选材、设计、动工、完成,每个环节都耗费了巨大的心血。经过历时一年多的努力,他终于完成了这尊金刚萨垛,完美地呈现出了佛的神韵。作品完成后,他接受协庆寺的邀请,亲自送作品入藏交付,而他本人也开始与禅结缘。

那次机缘之后,刘凌峰的思维更加充满着智慧与禅机。在艺术之路上,他不仅向外求,继续一刀一刀地磨炼钻研雕刻的技术。也开始不断向内求,用心灵去感应每一块水晶原料的魂与心。刘凌峰逐渐发现,水晶诚如佛心,有心无相,相由心生。每一块水晶材料看似都是“无相”,但因人的心而有相。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心”,本就是天成的,而自己要做的就是通过熟练精湛的技艺,把水晶的“本心”显现出来。想到这里,刘凌峰对于自己,对于人生,对于水晶雕刻艺术又有了重新的认识。

刘凌峰说,追求水晶雕刻艺术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修心的过程。禅宗六祖慧能虽然早早就悟出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但他还需要在岭南的山中进行15年的苦修践行。而自己追求艺术的路也需如此。追寻的路上,刘凌峰从一次次失败到逐步成功,从完成作品到打造精品,从实现器型的“形似”再到精湛的“传神”。其间走过的路,路上的得与失,心间的苦与乐,都只有自己才能体会。刘凌峰说,他打磨水晶雕刻技艺的同时又何尝不是在打磨自己,这两者是无二无别的。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艺术道路上的孜孜以求也让刘凌峰收获满满。2017年10月,刘凌峰参加中国玉石雕大赛获得“陆子冈杯”金奖;同年12月,荣获“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新秀称号;2018年4月,在中国玉石雕刻大赛上,由刘凌峰、王志高、王国生合作创作水晶雕刻作品“灵山法会”获得“优秀作品奖”;2018年10月,参加中国玉石雕刻比赛,其水晶雕刻作品“阿弥陀佛”获得铜奖;2018年,刘凌峰与柯加乐老师共同创作的水晶《女娲补天》获得陆子冈金奖;2019年,参加第十一届上海玉石雕刻“玉龙奖”三件水晶作品“旃檀佛”“玉玺”“黄财神”分别获得“最佳工艺奖”“铜奖”“银奖”;2019年,参加苏州第十一届玉石文化节,水晶钛晶作品《龙腾盛世》获得“陆子冈杯”最高奖项“最佳工艺奖”;水晶作品《秋•意》获得“陆子冈杯”金奖。还有两件《五行麒麟》《龙生九子》分别获得两件银奖。2020年,上海工艺美院举办“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业界称之为“行业职业技能国赛”,是行业内最高赛事,进入决赛的选手即是“万里挑一”。他获得全国第二名,以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那些年间,他还先后获得了“全国技术能手”“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轻工玉石雕刻师”“工艺品雕刻工(一级)”“国家高级技师”“江苏省技术能手”“江苏省传统技艺技能大师”“江苏省高级工艺美术师”等诸多荣誉。

少年成名的刘凌峰并没有因荣誉加身而缓下精进的脚步。那些年间,刘凌峰遍访全国各地,执着地寻求着在艺术上实现新的突破。福建,是刘凌峰的桑梓故园,也是中国工艺美术大省,特别是福州寿山石雕刻技艺闻名于世,素有“天下石福州工”之美誉。刘凌峰到福州走访体验时,惊叹于寿山石独步的技艺,得于机缘受引荐认识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礼忠。陈礼忠大师的作品汲取了很多书画艺术中的元素,尤其是大写意画的精神,使作品显得大气磅礴、蕴意极深,在每一件作品当中都能看到一个故事……这让处于沉淀期的刘凌峰豁然开朗,于是他向大师提出了拜师的请求。而陈礼忠大师在对刘凌峰这个年轻人的艺术造诣和精神品格都了解后,欣然接纳他为自己的关门弟子。

在老师的点拨之下,刘凌峰发现石料形态多姿,有着奇异多变的内包物,形态各异的质地结构,寿山石雕刻当中有“依石造型,取巧而雕”的说法,这在水晶雕刻中也同样适用,运用这些雕刻手法,能够最大化的发挥水晶的价值,体现水晶的美,还能使稀缺的水晶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于是,他认真学习寿山石雕刻技艺,汲取其技艺精髓,将其融入水晶创作中。尔后,刘凌峰又博采众家之长,不断实现着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也逐步实现了个人品格心性的不断超越。

刘凌峰觉得,艺术出自于民也应该造福于民。为此,他组织成立了连云港祥巨水晶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创意、设计、雕刻、传承一体化的规模化水晶雕刻文化企业。企业的运营不仅创造了财富价值,也带动了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欣赏水晶雕刻技艺,进而弘扬传播传统文化。

说到未来,刘凌峰谦虚地表示,追求艺术的过程本身就是一场没有止境的文化之旅。诚如佛陀问身边的僧众是自己手里的叶子多,还是这树林中的叶子多一样。答案是不言而喻的。“艺术没有最高,精进没有止境。我将以一颗赤子之心,明悟躬行,不断追求水晶雕刻艺术的新境界!”

责编:苗津伟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