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徐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记者苗丹。
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一张“全家福”的故事,这张全家福并非是真实拍摄,是迟到了75年,通过技术手段才让他们得以团圆的全家福,这一家九口有着什么样的故事?还要从照片里最小的孩子说起……
“小萝卜头”的故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从襁褓时就在牢房中长大,牺牲时年仅 9 岁,是新中国年龄最小的烈士。他的父亲宋绮云在西安事变中,为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出了积极贡献,是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母亲徐林侠,则在狱中与敌人周旋,坚贞不屈。1949 年 9 月 6 日这一天,他们一家三口在新中国成立前夕,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于重庆。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同样也是这一门三烈牺牲75年,围绕这一主题和徐州的红色资源,我们媒体人当下还能够做些什么?这是我们最开始的出发点,于是我们走访了西安、贵阳、重庆等他们生前被关押以及牺牲的地方,寻访当年的见证者,推出来融媒体产品《永念》。
【同期】白公馆监狱见证人 “小萝卜头”烈士宋振中狱友 李碧涛:(小萝卜头)那瘦,非常瘦真的是皮包骨头,真是没肉。那么艰难的日子,9年过去了,终于逃不了这一刀,所以想起来总是睡不着觉,总是流眼泪……
画面中的老人叫李碧涛,今年已经年过90,她是如今唯一在世的重庆白公馆监狱的幸存者,也是“小萝卜头”的狱友。提及小萝卜头的故事她也多次哽咽,她说即使在狱中生活异常艰难,吃得是发霉和和着老鼠屎的饭菜,但是小萝卜头在狱中依然乐观且对知识充满渴望,并且以幼小的身躯在狱中承担起“地下交通员”,帮助他人成功越狱。同时,她也告诉了我们一个信息,就是在狱中徐林侠一直珍藏着一件宝贝。
【同期】白公馆监狱见证人 “小萝卜头”烈士宋振中狱友 李碧涛:
有一次宋妈妈 我叫她徐阿姨 她拿了一张照片给我妈妈看 她说这张照片 这是我的儿子 这是我的女儿 很难过 但是 看到这个照片她是很高兴
画面中所呈现的这张合照,就是徐林侠在狱中珍藏的照片,照片中一共有6人,其中有4位是宋家的子女。1941年父母被捕后,宋家子女们都以为他们已经被害,直到1947年,从白公馆递出消息,说他们的父母和弟弟还健在并且十分想念他们,想知道他们是否安好,于是就有了画面中的这张合照,这张照片也被辗转送进了白公馆,这也就成了小萝卜头此生“见”哥哥姐姐的唯一方式。遗憾的是还有两位被送往邳州寄养的姐姐,小萝卜头此生并未见过。于是,我们想利用现在的技术手段为这个烈士之家制作一张全家福,让烈士一家团聚。我们想把分散在各地的宋家子女都联系到,可是我们得知,小萝卜头的三位姐姐已经过世。最终通过多方联系,我们找到了小萝卜头的两位哥哥,他们永远无法忘怀父母被捕时的画面。
【同期】“小萝卜头”宋振中烈士大哥 宋振华:我为了救你爸爸,我必须要走,然后抱着我的小弟弟就是宋振中小萝卜头。
“小萝卜头”宋振中烈士二哥 宋振镛:我们就是这么眼巴巴看着我母亲跟着特务走了……
在小萝卜头一家三口被关押的几年中,宋家其余家庭成员也在艰难地生活着,他们也被分散在各地,直到1963年,这6个兄妹才在北京团聚,这也是父母和小萝卜头被捕后,6位子女的首次团聚,而这次团聚过了整整22年。
【同期】“小萝卜头”宋振中烈士大哥 宋振华:哎呀哎呀,就是,怎么都说不出话来,大家在一块,然后各自谈谈各自的情况,这时我们才了解他们生活都过得很苦。
而此时的他们,有的已经过了而立之年,有的已经长成了当初父母亲的模样,他们6人中有5人参军,1人从教,在各自的岗位上都有所建树,他们说虽然父母不在了,但是他们也不能给宋家丢脸。可是这个大家庭的合照上永远有缺失……因此,对我们来说,制作这张全家福也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经过多番寻找后,找到了缺失的大姐宋振平和三姐宋振西参军时期的照片,经过重重修复,最终制作成了这张全家福!
在制作完成后,我们将照片打印、装裱,分别送到三位还在世的老人手中……
【现场+字幕】陕西西安
记者:奶奶我们这次给您带来一张照片,您看看。
“小萝卜头”宋振中烈士四姐 宋振亚:怎么把这弄到一块了?
记者:那时候您多大?
“小萝卜头”宋振中烈士四姐 宋振亚:9岁,我想都没想到,照片太好了。
【现场】北京
“小萝卜头”宋振中烈士二哥 宋振镛:大家也忘不了,我更忘不了。
【现场】河南郑州
“小萝卜头”宋振中烈士大哥 宋振华:我们这一家,是一直对党很亲热,始终跟着党走,到现在没任何后悔。
在拿到这张全家福的时候,宋振华老人笑着对我说,还好你是今年来了,如果是明年,说不定这张照片我就看不到了……宋振亚老人独自坐在阳光下,捧着这张“全家福”,手指小心地摩挲着照片中的每一个人……或许他们只是无数烈士家中的一个缩影。但是,正如我们的新闻标题所说:永念,永远铭记历史,永念,永远心怀敬畏,永念,永远记着记者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