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大记者”》
江苏经济报社
王家佳
2025-07-17 17:48:00  

我是江苏经济报社记者王家佳。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的是我在江苏经济报社工作的点滴故事。我更想跟大家探讨一个话题:如何做个“大记者”?

怎样才能个大记者呢?有人说,大记者是那些能写出轰动报道的人;还有人说,大记者是拥有百万粉丝的“名笔”。在我看来,真正的“大记者”,绝不仅仅是流量与名气的追逐者,而是时代的记录者、真相的守护者、思想的引领者。既要有胸怀天下的大格局,也要有脚踏实地的践行力。

“大记者”要有大格局

一个经济记者采访写稿不能局限于一厂一店,而要紧跟时代,着眼于国家战略,要有开阔的视野和远大的格局,能够站在时代的角度看待问题,提出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观点。大记者的格局,用全球的视野解读当下中国。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努力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殷切期望10周年,我们策划了“江苏‘金档’故事寻访活动”,通过寻访经济档案故事,展现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经济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这不仅仅是展现历史,而是要从历史中寻找前进的方向,让历史照进现实。

在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两个故事。我在采访江苏恒顺醋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永忠时,聊到前些年一些新兴同行品牌拿着大把融资疯狂圈地时,以恒顺的实力,至少可以打个擂台,为何没有跟进?杨总坦言,不是不想跟,也不是没有实力跟,作为老字号国企,恒顺更注重品牌的长远发展和品质的坚守。国企更多地要承担社会责任,维护市场稳定,确保产品质量,传承百年匠心。

采访首批“中华老字号”谢馥春,在谈到曾经有资本想参与谢馥春品牌的运营而被婉拒时,江苏谢馥春国妆股份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长王桂明表示,谢馥春的发展不管何时,都要兼顾文化传承与经济效益和谐统一,在认清资本逐利本性的前提下,首先考虑到老字号品牌风险,只有对品牌的坚守,对质量的把控,对诚信的看重,才能更好地发展。

两位国企负责人对老字号对国企责任的阐释,我认为绝不是“大话”,而是大格局的体现。

“大记者”要有大情怀

格局大,还要从脚下起步。新闻是跑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力”——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是对新闻工作者的最根本的要求,也是考验“大记者”的根本要求。而支撑我们勇于践行“四力”的,是大记者的大情怀。

在金档故事的追寻中,我花费了150天时间,行程1万多公里的路程,跑遍了全省13个地市档案馆以及30多个区县档案馆、40多家国企、民企,挖掘经济档案,多方联系采访。近100个选题,每个选题均彰显了江苏经济发展的卓越风采,每个企业则是江苏勇挑重担的具体实践。此次寻访活动,共计发表稿件218篇,涵盖江苏经济报24篇专题报道、江苏经济网‘江苏金档故事’栏目50篇稿件、46个原创视频,并被数十家媒体转载,总阅读量突破百万大关。此次寻访之旅,让我深切感受到江苏作为经济强省的担当与实力,它不仅当下勇挑大梁,历来亦是如此!

除了金档故事寻访活动外,按报社工作分配我跑苏北、苏中的部分区域经济新闻报道,在几个月内,我开车走遍了6个区、县,10多个园区、30多个镇、街以及多家国企。新闻是跑出来的,只有不断深入基层,不停下脚步,才能更好地发现好新闻。而能够不怕吃苦,不计个人的得失,只能是内心的记者的责任感和情怀。

“大记者”要有大责任

记者这个职业,在战争年代,记者是真相的“战地信使”;在和平时期,记者是社会的“守望者”。今天,我们依然需要这样的精神——不唯流量、不媚世俗、不畏压力,只为真相与正义代言。

今年春季以来,全国油菜花文旅势头日趋高涨,至三月下旬,江苏的油菜花开始“遍地开花”,我们发现多地油菜花叫好不叫座,最为典型的就是兴化的菜花文旅,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数据,比对国内其他同类区域菜花文旅的数据,经过调查,我们发现该地对菜花文旅的投入远大于收入,为了拉长花期,还种植了早熟和晚熟两个油菜品种,完全没有考虑菜花的本来价值,这样的菜花文旅到底对当地经济发展有怎样的利好?表面光鲜游客观光数据,究竟能带动多少当地经济的发展?作为一名新闻记者,我觉得有责任说出新闻真相。尽管在采访过程中遭受一定压力,但顶住压力的是记者的责任感。稿件发出好,受到多方好评,也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

作为记者,我们不仅要报道事件,更要思考:我们的笔如何助力国家发展?我们的镜头如何展现人民奋斗?我们的声音如何传递时代强音?唯有站在时代的高度,才能写出有深度、有温度、有力度的作品。

朋友们,让我们以“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的大格局,以“国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大情怀,以“责重山岳,能者方可担当”的大责任,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这个伟大的时代,书写属于新闻人的无悔篇章!